1、人员管理不到位,普遍存在超员、缺员、越界、串岗等不安全的行为。
2、对于现代工业安全生产的管控能力比较弱,无法提前预防。
3、无法察觉重视一些安全隐患,导致事故发生时造成很大的危害。
4、出现异常时,员工无法及时了解周边情况,造成同一指挥时的混乱。
5、设备使用容易受到腐蚀和损坏,不易察觉到,会造成很大的危害。
方案介绍安全监测:对园区内的危险源、甲类仓库、粉尘涉爆、有限空间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,进行实时监测预警;
设备监控:能对各种生产设备、计量设备、储罐、泵、风机、空压机等进行联动控制,当监测到的环境数据、安全数据、能耗数据异常时,会提醒负责人及时处理,支持联动控制,自动调节。
人员在岗在位监管:人员实名制管理、出入管理、危险区域警告、实时定位跟踪、视频智能分析预警、视频联动和轨迹跟踪;
安全施工作业监控:能对企业园区内的设备、物料、人员等情况进行安全作业监控,当识别到作业不规范和设备异常时,会启动预警功能,通知负责人及时处理。
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:企业基础信息管理、目标责任及考核评审管理、安全制度管理、风险分级管理、设备实施管理等;
图表管理:人员、危险源、隐患排查、危险作业、风险等图表;
计量设备监测:对工厂内的电表、水表、燃气表、流量表等计量设备实时监测;
设备能耗监测:对生产设备(机床、注塑机、装配线、自动化设备等)的耗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,当数据异常时能及时处理,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;
照明监测:对工厂、园区、车间、仓库、办公室内照明情况(厂房照明、办公室照明、应急照明和室外照明)进行实时监测,还能按照GB50034规定的要求进行照明亮度调节,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;
空调和通风系统能耗监测:能对中央空调、风扇、新风系统和排风的耗能数据进行监测;
压缩空气系统能耗监测:能对空压机的能耗数据进行监测;
其他设备能耗监测:加热器、冷却器、冷冻机、冷却、加热或循环液体的泵等设备的能耗监测;
更多功能:
故障及时上报:通过声光、手机、短信、电话等多种形式通知企业及时处理;
故障定位:随着报警信息展示;
报警阈值设置:可灵活配置监控对象的报警上限、下限、重复报警时间;
多种报警形式:通过声光、手机、短信、电话、微信等多种形式通知负责人及时处理;
远程预警监测:异常立即远程上报故障信息,可对接消防、环保和安全管理部门;
能进行视频监控;
多端查询:工作人员在电脑、手机、Pad、大屏,可以随时查询环境、设备、能耗、报警等数据;
大屏可视系统:支持大屏、LED等可视化展现;
趋势展现:日、周、月、年历史曲线趋势图,动态展现环境变化情况;
区域图展示:通过区域分布图,很直观的能看出区域内各设备的环境、安全、能耗状态
网络拓扑图:通过网络拓扑图能很清楚的看出,整个厂区的网络分布情况,网络信号的强弱、断线情况,方便排查问题。
环境热力图:通过环境热力图,能很直观的看到厂区各位置的温度情况,协助管理者进行风险排查,隐患处理、
监测点管理:可灵活增加、修改、删除监测点和设备信息;
设备定位:定位设备安装位置,在地图上直观展示;
联动控制:发现异常可立即自动处理,可以联动控制空调、加湿器、除湿机、风机、电磁阀等设备;
永久存储:各项监测数据永久保存;
数据安全:数据三重加密保存,安全存储,稳定可靠;
数据导出:可导出监测数据、报警历史;
系统灵活: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。
设备管理:
对设备装置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,同时可以对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可视化感知。
巡检管理:
·制定巡检路线计划,巡检的内容和检查标准,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周期性巡检,形成检查记录。并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,指定专业部门进行整改。
·通过APP对设备设施装置进行巡检管理,发现异常及时上报隐患治理。
1、确保人员到岗:通过定位系统自动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检查点,确保检查内容的真实性。
2、异常及时提醒:对于巡检中的未到岗、检查异常,自动提醒管理者,便于管理者及时管理。
3、形成问题处理的闭环:确保现场发现的隐患都会被上报,确保上报的问题都会被整改。
4、巡检图:根据隐患情况展现企业巡检成效图。
5、轨迹图:可追溯每个检查人员的巡检轨迹图。
带来价值1、可定位巡检人员实时位置,全面记录巡检时间、地点、耗时、作业顺序等数据;
2、定期检查设备,在出现异常时可以直接进行维护,减少损失。
3、及时发现异常,能够在损失最少的情况下,解决问题。
1、应急管理局的监管能力升级,信息化提升办事效率(要求化工企业将危险源数据上传至应急管理局)。
2、依据国家政策所示,要符合以下政策
《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》
《“工业互联网+安全生产”行动计划》
《GB/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》
《GB/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》
《GB/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》
《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》
《GB 18218-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》